各二级学院(部):
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的纲领性文件,是组织教学过程、安排教学任务、实施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,应兼顾稳定性和发展性。根据教育部、自治区教育厅的文件精神和有关通知要求,现决定开展2022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,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修订原则
(一)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要与2021级保持基本稳定,原则上必修课程不做修改。
(二)2022级拟新增专业要遵照《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》,确定的指导思想、基本原则、课程设置要求等,广泛调研、充分论证,科学制定培养方案。
二、修订内容及要求
(一)以给定的《2022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例框架和基本要求》、《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》模板进行修订。
(二)加强选修课课程建设
1.公共选修课
分为人文社科类、艺术鉴赏类、自然科技类、经济管理类、创新创业类、红色经典类6类课程,以及党史、新中国史、改革开放史、社会主义发展史(以下简称“四史”)增强学生使命担当的课程。
2022级学生在修业年限内应至少取得6个公共选修课程学分。所有学生必须修读艺术鉴赏类、创新创业类课程及“四史”课程。
公共选修课学分学时不计入总学时学分,但要计入到素质教育课程占总学时10%之内。
课程类别 |
通识选修所含课程 |
学生类别 |
必须修读的课程 |
必须修读的课程类别 |
通识选修课: 选修总学分至少为7学分 |
1.六类:人文社科类、艺术鉴赏类、自然科技类、经济管理类、创新创业类、红色经典类; 2.“四史”(1学分)。 |
全校2022级学生 |
“四史” |
艺术鉴赏类、 创新创业类课程、 红色经典类
|
2.专业选修课
突出能力导向,建设突出能力提升的前沿、交叉类课程,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,培养具有跨专业观念与能力的未来人オ。在个人专业选修课程模块融入专业前沿知识,对接产业行业、专业群设计课程。
(四)规范实践教学环节学时
集中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,校内生产性实训、课程设计(毕业论文)、实习实训劳动等每周(1w)计30学时,计1学分(课内实验、实训不单独计算学分)。
顶岗实践每周(1w)计24学时,计1学分。周数为24周(第六学期20周,其他4周自主安排时间),24周课时全部纳入总课时。
三、组织实施
(一)修订流程
各学院应按照如下时间安排推进培养方案修订工作:
序号 |
时间程序 |
内容 |
材料及要求 |
1 |
4月28日-5月15日 调研论证 |
各二级学院成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领导组,围绕新工科建设,认真组织调研工作;广泛征求各方意见,根据文件要求,研究制定培养方案 |
学院妥善存档保留培养方案修订论证相关材料(例如:与国内外大学相关专业培养方案的比较研究报告,毕业生等问卷调查,用人单位座谈会、师生座谈会、专家论证会、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记录、校外专家评阅记录等)。 |
2 |
二级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 |
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定意见 |
3 |
二级学院负责人签字盖章确认 |
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定意见 |
4 |
5月16日至22日 学校审查 |
教务处审查 |
学院教授指导委员会审批意见 |
5 |
学校审批 |
6 |
5月23日-5月29日汇报 |
学校领导听取人培制定情况汇报 |
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|
7 |
6月6日 组织录入 |
教务处组织各教学单位将人培录入教务管理系统 |
“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”录入系统 |
8 |
8月29日 开始实施 |
教务管理系统生成教学计划,正式实施 |
经分管教学校领导签字的培养方案 |
(二)提交初稿
各二级学院务必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,由二级学院院长最后审核、签字盖章确认后,于5月16日(周一)提交教务处。
提交电子版、PDF盖章扫描版:《****专业人才培养方案》,以二级学院为单位通过OA发送至教务处教学改革管理科赵志丹。
四、其他
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,加强统筹领导和组织实施。2022年人才培养方案一经确定,各学院必须严格执行,落实好责任制,不得无故随意变更。
联系人:赵志丹 联系电话:0471-6677694
教务处
2022年4月28日